「這天才發現,原來我第一次來北港」

"地方的觀光 到底是商機重要還是文化與故事?"

三月底的某個週末下午,我心血來潮地來到北港與朝天宮附近,想說來上個香、祈個福,本來想停留幾十分鐘後便離開,也沒打算再走完朝天宮前的那條中山路,畢竟那條路上的店家還有販賣的商品已經被我差不多摸透了,於是我抱著「只往前走約50公尺後,我就要折返回去了」的心情,朝那條大道緩慢的走去。

然而,我沒想到的是,等我真正要離去,已經是傍晚太陽下山後的事了......

無意間彎進的那條巷弄 才是真正北港故事的開始

才往前不過20公尺,我便開始對身邊熟悉的街景與店家感到無趣。

就在這個時候,我望向了右邊看似什麼都沒有的小巷弄,而那顆喜愛冒險與探索的心便開始鼓動:

「原來,北港還有這樣的小巷弄......」

「反正也無聊沒事,走進去看看吧!」

不一會兒,我走進了真正傳統的北港老街裡頭,從路旁的窗框、門戶就能看出其歲月的痕跡,還有在地居民為街道做的擺設

在地的北港居民在已經沒有人居住的老屋外,貼上有趣又發人省思的俗諺語

而我所看見的,是真正屬於北港的地方脈絡與故事

再往裡面走,我便發現了更多讓我為之驚嘆的景色,從映入眼簾的賣春茶室,還有被閒置的藝術基地,以及已經歇業的北港工藝坊,除了正在營運的北港工藝坊外,其他空間與房屋看似早已沒在做經營和利用......

“ 然而我卻在這些地方看見了一些文創與地方創生的痕跡 “

這也是我邊欣賞,邊感到可惜的地方,我相信這些空間裡一定都還保存著屬於北港在地的一些歷史故事,甚至說不定曾經有人來嘗試用創新的方式,想要活化這裡與這些空間,想要為在地的社區,演出一部最Local、最有故事性的北港舞台劇,只可惜......

“ 在我前來觀賞之前,他便宣告落幕了 “

那天走到時已經超過了他們的營業時間,不然我應該會進去做個小小記錄

本以為只會停留一會的幾十分鐘,最後被無意間拉長成了一個多小時,走遍了北港朝天宮周遭的大小巷弄。

(除了那條最大的中山路......)

巷弄間的故事明明有趣,卻只有大條路上的那些商家被看見

在回程的路上,我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,明明那些被藏在北港巷弄鄰里間,不太起眼的水果攤,安安靜靜的小廟,純手工的老新港飴店,對我而言也是那麼的有趣,也充滿了許多在地的故事性。

可是為什麼,大家對於來到北港的印象,都僅僅是朝天宮,與頭前的那條中山路,還有其路上的店家呢?

或許我們先從政府或商家的角度來看,對他們而言,商機、人流與錢潮便是觀光的終極目標,因此他們會不斷地把建設與活動,往已經建立起的人潮堆積起來,我個人認為這沒什麼不好。然而,物極必反,當我們過度將旅遊的價值與意義建立在物質層面的享受時,那便失去了旅行與觀光的本質。

以我個人的思維:

“ 在旅人前往一個地方旅行時,

他想要而且必須得到的體驗與感受是只有在地才有的特色與故事 “

那才會是最高層次的旅行饗宴。

所以我在想,要是在地的團隊與地方政府,能用地方的歷史脈絡、文化為主軸,去規劃整個北港的路線和景點,是不是我那天走過的,讓我驚豔的地點也能呈現在其他前來的旅人面前了呢?

買單的是「旅人」,而不是「觀光客」

當然另一方面,我們也是檢討的是我們自身,身為前來的遊客,究竟我們把自己的素質、旅行的價值,擺在什麼樣的度量衡上,或許更是重要,有些人一昧地在旅行的過程追逐物質層面上的享受,當然不能說這樣的人有什麼問題,只是同樣以我自身的觀點看來,

那趟旅程或許就沒有達到我自己所期待的那種放鬆與體驗。

(之後我想在看完「風土經濟學」這本書後討論地方風土與小旅行規劃的時候,再來寫一篇跟大家討論這方面的話題吧)

總之至少我這趟到北港所得到的,無意間經歷的遊程體驗,是完全讓我完全無法預料,也讓我徹底改變以往對於北港和其周遭的認知。

希望下次前往,我能再看見更多北港不為人知的故事。

還有更多活化北港在地的文創氣息。

--

--